編者按
  金秋盛會,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在京開幕,謀篇佈局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擔當“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的時代重任,致力於打造廣東經濟的升級版,在社會經濟民生建設的各個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南方日報近日派出多路記者,深入一線調查,走市場,探企業,看變化,南方日報今起推出“讀懂中國 走進廣東——打造廣東經濟升級版”的系列調查,見微知著,從經濟、社會、市場一線中發生的變化來觀察升級版的廣東經濟。敬請垂註。
  在全國各地跑了一圈,環球石材集團有限公司最終還是決定將總投資數億美元的一個重大項目落戶在東莞常平。
  “這個項目第一期投資9000萬美元,為此我們專門註冊了一個新公司,沒想到新公司從立項到拿照,耗時不到半個月。”環球石材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何友光告訴記者,“作為一家外資企業,這在以前簡直不敢想象。”
  東莞現行的商事登記省去了驗資環節,改革之後不僅拿照快了,企業資金也很快盤活了。何友光說,“現在全國都在招商引資,我們考察了很多地方,雖然東莞的土地、人力成本相對內地其他地方更高,但東莞的營商環境更好。”
  正是得益於營商環境的不斷改善和提升,在改革開放以來土地、人力等先發優勢逐漸喪失的情況下,廣東經濟仍保持著持續穩定增長。來自省工商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廣東新登記企業數量增長30.6%,註冊資本增長118.6%,增幅同比分別高出25.5個、141.7個百分點,均明顯高於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
  作為商事登記改革其中一個試點地區,東莞的變化只是全省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成效的縮影。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深入順德、珠海、東莞、深圳等地走訪調查,深切感受到商事登記改革後試點地區涌現出的創業熱潮,可以看到,以商事登記改革為代表的各項改革正在廣東全面推進,正為廣東釋放出更多經濟活力與制度紅利。
  ●南方日報記者 劉熠 順德、珠海、東莞、深圳報道
  調查
  執照當天能取 享受政府服務
  沒改革之前,一些長期不能拿執照的企業甚至提出:“這邊的審核時間已經超出了我們在國內其他地方設立公司的時間,是不是這裡投資已經飽和,不再歡迎投資者?”
  就在一年多前,企業在東莞登記註冊還存在著“磨材料、磨嘴皮、磨腳皮,入門難、溝通難、審批難”等問題。當時,不少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反映,要完成與註冊相關的所有手續,需要到不下十個部門審批蓋章:辦公場地租賃合同需到轄區所屬出租屋管理中心備案,企業名稱需到工商部門預核准,才能辦理營業執照;然後去質監局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此外還須到國稅局、地稅局、財政以及勞動等部門登記。對外資企業而言,還要將投資方案拿給區、市級外經貿部門審批,到外匯管理局、海關等部門登記,如果涉及廠房、土地的投資則更複雜。
  轉捩點發生在去年5月。當時,東莞市政府辦公室印發《東莞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在東莞市大朗鎮開展改革試點。當年6月15日,省政府批覆同意東莞開展商事登記制度改革試點。隨後不到半年時間,商事登記改革由大朗鎮順利擴展到東莞全市,曾一度困擾企業的登記註冊難迅速得到化解。
  “昨天申請,今天就拿到執照了。”在東莞市工商局登記註冊大廳,學創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資深項目經理李爽略帶激動地告訴記者,這次申請營業執照讓他強烈感受到政府部門的服務理念和業務流程正在發生變化:“從昨天到今天,一進辦事大廳,完全感覺不到是在政府的辦公機關。門口有導詢台,也沒人擠來擠去,辦理業務拿號等候,不用站著排隊,效率提高了好多,像是到了香港,真正有被服務、做主人的感覺。”
  不僅在東莞,所有商事登記改革試點地區都發生著明顯的“化學效應”。與李爽一樣,珠海市康藝刺繡有限公司負責人在採訪中也表示,商事登記改革後,申請辦證快了很多,“頭天在窗口遞交材料,第二天就接到通知去取證,而以往都要一星期。”
  “改革後承諾的是4個工作日內領執照,但最快當天就可以拿到。”佛山市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宣傳考試科副科長李曉婷告訴記者,商事登記改革後,辦理營業執照手續很簡單,不需要驗資證明、前置審批手續,也不審查公司場所的法定用途和使用功能。以往讓企業苦不堪言的“辦證難”如今成了讓其贊不絕口的“辦證易”。
  “比如,順德是美食之鄉,很多人想以有限公司形式設立餐飲店。在改革前,必須先進行企業名稱預核准,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和消防、環保方面的相關審批,在備齊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書、全體股東簽署的公司章程等文件申請工商登記,才能領取營業執照。改革後可以先不辦相關審批就能拿到執照。”李曉婷舉例說。
  不過,雖然企業可以先拿到“身份證”方便籌辦,但對於需要許可經營的項目,比如餐飲,仍然要拿齊餐飲服務許可證、消防和環保等相關許可證才能開業。
  由於降低了門檻,簡化了手續,商事登記改革為一大批曾苦於辦照門檻高而不得不望而卻步的小微企業打開了方便之門。就在改革陸續試點幾個月後,截至去年11月底,珠海橫琴新區、佛山市順德區、東莞大朗鎮三地共發出商事改革後營業執照4798張,其中橫琴591張,順德1461張,東莞大朗2746張。改革後,投資者的創業熱情被進一步激發。橫琴企業新登記數同比增長了4倍多,占橫琴原有729戶企業的81%;順德區新登記有限公司同比增幅達27.2%,大朗鎮新登記市場主體增幅達79%。
  無照“黑戶”難尋 註冊資金“活了”
  商事登記改革重點解決了創辦企業最頭疼的資金、辦公地點等問題,“很多人擔心,這麼好的政策,不會過段時間又沒了吧,所以全都抓緊時間‘搶註’。”
  令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羅湖分局窗口工作人員沒有想到的是,3月1日早上剛開門辦公不久,大廳里就擠滿了人。這是深圳實施商事登記改革的第一天。在不劃定經營範圍、不要求註冊驗資等多項改革新政的吸引下,300多家企業和個體戶在羅湖申請了營業執照,從早上開門到晚上下班,大廳里的人一直絡繹不絕。
  不僅羅湖,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各分局的註冊大廳那段時間全都“爆滿”。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註冊分局法制科負責人王鶯翹告訴記者,從今年3月1日起,將近兩個月的時間里,各註冊大廳幾乎天天“爆滿”。來自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從3月1日至7日,僅羅湖一區,就註冊了801戶營業執照,換髮新版營業執照1373戶。
  “有頭髮誰想當禿子呢。”王鶯翹介紹,以往登記註冊,很多企業和個體戶往往因經營場所不符規範等問題拿不到照,才當起了“黑戶”。“過去登記需要提交繁瑣的場地使用證明文件,涵蓋了場地的所有權、使用權、建築物法定用途、使用功能、建築質量、環境影響、衛生條件以及是否符合經營需要等等,條件十分苛刻。一個具體地址一般只能登記為一家商事主體的住所或經營場所,導致辦公場所資源越來越有限,企業經營成本居高不下,人為造成辦證困難。”
  改革後,登記機關不再審查住所的權屬及功能文件,由企業或個體戶自行申報相關具體住所或經營場所信息並對其真實性及合法性負責。“這就使原來無照經營的‘黑戶’可以輕鬆拿到合法經營的‘身份證’,不用再偷偷摸摸,時刻擔心違法被查。”王鶯翹說。
  正是因為商事登記改革重點解決了創辦企業最頭疼的錢、人、地方等問題,各個試點地區紛紛涌起一股熱烈的創業潮。
  “哎喲!你又來了!又接了個大單呀!”三諾數碼集團有限公司品牌運營部外聯經理羅琳笑著告訴記者,商改後的幾個月里,她代總公司辦了不下10個新設子公司的營業執照,一來二往,窗口工作人員差點誤以為她是幫人代辦執照的“中介”。
  據羅琳介紹,三諾數碼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目前下轄20多家子公司,商改之後子公司增設了近一半,最近還有2家要開。
  “不用把錢放進去,是商改帶給我的最大好處。”佛山市盛灝企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銘浩口中的“不用放錢”,即指商事改革後企業不需驗資,註冊資本可以由實繳變為認繳。“我這個公司主要是做企業服務的,註冊資本5萬元,現在不用實繳,就可以拿這5萬塊做很多事情,起碼能應付半年的運營開支,不然一開始就押5萬進去的話,我還得另外再籌錢。”
  在李曉婷看來,商事登記改革重點解決了中小微型企業及大學生創業被註冊資金、辦公場所等限制的難題,釋放了社會投資創業潛能,從而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記者瞭解到,今年1-9月深圳、珠海、東莞和順德四個商事登記改革試點地區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6.85萬戶,同比增長64.11%。其他地區新登記市場主體共43.4萬戶,同比增長-3.4%,遠低於商事登記改革試點地區。
  影響
  不再以審代管
  倒逼監管改革
  放寬市場準入並不是說什麼企業都能進來,然後整個市場就亂了。無論註冊資本是認繳還是實繳,企業股東需要承擔的相應責任並未改變,需要審批的項目還是要在取得許可證後才能經營。
  7月15日上午,潘先生來到佛山市順德區市場安全監管局的辦證窗口遞交材料,已是兩家網吧老闆的他準備在工業區再開一家新網吧。“目前來我網吧上網的大多是外來工,估計客流量會比開在商業區的網吧翻一番。”
  借商事登記改革之際,順德放寬了網吧登記準入條件,簡化辦理網吧的手續和流程,將網吧審批權限下放到鎮街分局,為潘先生這類網吧經營者帶來福音。
  “按照‘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工商部門現在不再為餐飲、網吧等行業無照無證經營的監管兜底。”王鶯翹介紹,以前深圳的“黑網吧”有8000多家,相對於不到3000的網吧指標數,合法網吧與非法網吧倒掛嚴重。改革後,“黑網吧”的監管職責明確地擺到了審批部門面前,面對近萬家網吧,審批部門“管不過來了”,不得不改變傳統“以審代管”的工作模式,降低準入門檻,著力於後續監管。
  “以前大家都緊盯登記事項,忽視了經營行為。比如,‘黑網吧’最關鍵的不在於有無營業執照,而在於是否接收未成年人、犯罪分子,是否傳播淫穢、危害國家安全等的內容,所以重點應放在對行為的監管,而非一味提高審批門檻。”王鶯翹強調,改革後必須大力加強對經營行為的後續監管,通過制度設計引導企業自律,再動員全社會力量進行監督,從而形成立體的監管網絡。
  “事實上放寬市場準入並不是說什麼企業都能進來,然後整個市場就亂了。無論註冊資本是認繳還是實繳,企業股東需要承擔的相應責任並未改變,需要審批的項目還是要在取得許可證後才能經營。”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企業登記管理處科長趙歆告訴記者,寬進嚴管的制度設計本是一體的,政府要改變過去“保姆式”的監管方式,在市場主體逐年大幅增加的情況下,通過信用監管,使監管重心轉移為對是否假冒偽劣、是否存在不正當競爭等經營行為的監管。
  趙歆特別強調,通過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政府的主導下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
  與此同時,以商事登記改革為切入點,正在倒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東莞市工商局局長範燕彬認為,改革實現了工商登記註冊與經營許可項目審批相分離。分離之後,通過明晰各個監管部門的責任,倒逼相關部門主動去審批、主動去監管,實現後續審批監管的全面提速。
  據瞭解,目前東莞將涉及市場主體資格和經營項目的相關審批事項,從改革前的188項壓減到改革後的109項,減幅達42%。前置審批僅保留28項涉及主體資格的審批,涉及經營項目的81項審批全部改為後置。東莞也成為全國涉及市場主體和經營資格審批事項最少的地級市。
  商事登記改革放寬了準入門檻,釋放了市場活力,同時倒逼各行政監管職能部門改革提速,協同監管,極大地凈化和提升了廣東的營商環境。來自省工商局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廣東實有各類市場主體542.6萬戶,其中各類企業163.5萬戶,比上年底分別增長5.1%和6.9%,市場主體及企業總量均位居全國第一;私營企業達136萬戶,排名也居全國第一。
  “在常平落戶的這個項目做的是全球頂級的新型環保材料,我們公司扎根東莞20年,雖然之後‘走出去’,相繼在福建、天津等國內其他地方投資建廠,但最近我們又帶著這個項目‘走回來’了。”據瞭解,常平的這一項目被列為東莞2014年重大項目之一。在全國各地跑了一圈,環球石材集團有限公司最終還是回到原點,在廣東尋得企業轉型發展的落腳之地。
  記者手記
  為廣東轉型開路
  為全國改革探路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廣東再一次走在了全國前列。
  10月2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公司註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要求放寬註冊資本登記條件、放寬經營場所條件限制、將註冊資本由實繳制改為認繳制,並將企業年檢制度改為年度報告制度,推進市場主體經營異常名錄。五項主要改革措施直指中國現行公司制度存在的弊端,一時間在社會引發強烈反響。
  而事實上,早在去年3月,廣東已在國家工商總局大力支持下,開始了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在註冊資本登記制度和“先照後證”等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做出了大膽探索並積累了經驗。試點以來,上海、天津、成都、南通等全國各地的工商部門紛紛前來取經。長遠來看,廣東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的經驗或可推廣到全國。
  可以說,商事登記改革是順應時代的產物,並非“為了改革而改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政府“家長式”“保姆式”的監管方式已不再適應經濟發展需要,傳統“以審代管”帶來的不必要的行政管制已成為當今企業發展的“絆腳石”。在此情況下,商事登記改革應時而生,通過商事登記改革倒逼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實現營商環境的凈化和提升,最終才能贏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要知道,廣東向來不是資源豐富型大省,多年來廣東能取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靠的就是對各種生產要素的聚集能力,之所以能把這些資源聚集到廣東,是因為廣東營商環境好,適合創業發展。在當前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宏觀經濟下行之際,廣東致力於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打造和提升,不僅能為自身轉型升級殺出一條路來,放在全國的視域下,或許也可為其他地區提供一種經驗。
  總策劃 莫高義 張東明 王垂林
  總指揮 郭亦樂 段功偉 郎國華 姚偉新
  統 籌 陳韓暉 練學華 謝思佳 周志坤 樂國星  (原標題:栽下“商改”金梧桐 創業“鳳凰”自然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t57otawr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